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架构 > 科研部门 > 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技术研究室 > 研究室动态 > 研究人员
研究室动态
研究人员

舒 杰,男、四川人。中山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分布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源学会理事、广东省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IEEE会员、太阳能学报编委。1999年始,从事光伏发电理论与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网、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变换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20多年。2017年以来,承担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广东省市重点项目4项目、企业横向5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50多篇(SCI/EI 25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是广东省各级科技项目与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储能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题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兼任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也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光伏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等。

陈炯聪男,正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长期致力于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研究,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建设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创委等资助的多个项目,曾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南方电网科技进步奖等十几项省部级奖励,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第四届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先进工作者、第六届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广州天河创新领军人才。参与组建了电网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智能电网企业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在智能电网、新能源、自动化领域已授权专利数超过50项。

刘雨兵,男,高级工程师,华南农业大学工学学士。中国林学会木材干燥研究会委员。1994年7月进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电能替代、工业节能技术与设备研发(可再生能源与工业余热联合干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方向:多能源联合干燥技术,木材和食品各类干燥控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曾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承担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大规模高智能木材干燥成套技术设备研制(该项目通过了由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型木材干燥成套技术设备的产业化;智能型真空-过热蒸汽木材干燥示范系统;应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管理的木材干燥示范系统等。近年来,承担了多家知名企业委托的20多项技术设备研发项目,如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刘尚余,男,博士、副研究员,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先后从事软件开发、新能源技术与政策研究,气候变化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最早从事CDM项目开发者之一,在CDM方法学研究和项目开发及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开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负责多项欧盟第五、第六框架下能源技术交流的国际合作项目,并与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芬兰、日本、越南等国共同申请和参与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与项目的开发,涉及领域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秸秆制板、水泥余热发电、生物质颗粒替代重油供热、生物柴油及林业碳汇项目,特别在林业碳汇项目领域,成功开发了广东省第一个大型碳汇造林项目-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为广东省大型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树立了一个标杆。

王 浩,男,博士、高级工程师,201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微电网中电力电子装置研发、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中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研究等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任务1项、广东省级课题2项、横向项目多项,并参与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0项)。

马泽涛,男,1988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硕、博士毕业,博士期间曾赴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并在法国里尔大学从事博士后/工程师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上风电智慧运维、氢能开发利用、光储直柔微电网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广东省及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科技项目等项目课题8项,并参与多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省级重大项目,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王同贺,男,1990年出生,201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2017年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获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博士后2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IEEE Member,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从事能源互联网建模与分布式控制、能源交易与碳交易、能源区块链、分布式算法理论、边缘计算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微电网优化运行、智能配用电、零碳建筑等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和企业横向项目课题研究共16项。在Applied Energy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20多篇,在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包括国际顶会)和讲座上作科研报告,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电力建设》等国内外优秀期刊审稿专家。

别 康,男,1988年生,201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2019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博连读获热能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9-202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主要从事高温燃料电池、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电热氢协同增效控制及能量管理优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耦合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参与横向项目3项。发表SCI/EI论文7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

孙玲玲,女,1989年出生,2020年获得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新能源消纳、储能规划及充放电策略、可再生能源系统、混合储能系统、综合能源市场、电能交易机制及策略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参与了GreenTech Fund (HK)Agile and Dynamic Control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System Stability and Power Quality Considering Renewables and Electrical Vehicle Impacts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UNSW DGFI科技项目、CSIRO科研项目等。参与编写专著1部;已发表SCI学术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一区3篇,二区1篇);发表EI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2篇。

崔 琼,女 ,工程师,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博士,IEEE PES理事会员。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网技术、综合能源系统、虚拟电厂等方向的研究。主持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参与及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广州市重大项目、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专利10余项。201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吴昌宏 ,工程师 ,1982年生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本科、电力学院电力电子专业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微电网双向变流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近年来参与了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研发了并网光伏逆变器以及百千万三相三电平微电网储能双向变流器,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 ,软件著作权3项。

陈浩波:工程师,2009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硕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职博士生。现主要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在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碳减排项目开发、能效评价和节能评估方面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近年参与省部级或市级项目十余项,并完成企业技术开发和咨询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6篇。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1089167号-2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电话:020-87057639(办公室) 87057637(科技处)
传真:020-87057677 E-mail:web@ms.gie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