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架构 > 科研部门 > 燃烧与热流研究室 > 研究室动态 > 科研队伍
研究室动态
科研队伍

  汪小憨,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燃烧与热流研究室主任。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硕士毕业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 期间于2002/10-2003/04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研修。主要从事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工业热流过程评价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包含燃料热化学转化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工业热处理系统能效及技术经济性评价;特殊燃烧过程建模及火焰诊断;高效低污染燃烧装备设计及研发。近5年承担863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企业合作等项目近10项。在Combustion and Flame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著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燃烧方面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FuelEnergy & Fuels、燃烧科学技术、过程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燃烧类专业杂志的审稿人。 

  蒋利桥,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20012008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微尺度燃烧、替代燃料清洁燃烧方向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基金(青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中日CAS-JST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主持973子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973、国家基金重点与重大国际合作)、中科院、广东省及其他科研项目。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多篇,获授权专利10项。       

  杨浩林,博士,副研究员,研究助理。20012006分别在东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3月到20092月在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20094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近年来一直从事微尺度燃烧、替代燃料燃烧、低热值燃气燃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各一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以及其他省市科研项目的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萍,博士,副研究员,研究助理。200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20116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从事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窑炉热工、节能减排、燃烧系统优化、能源优化管理、数值分析、工业控制、程序开发等。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和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省科技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部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著书1部《陶瓷窑炉实用技术》,共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杨卫斌,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助理。一直从事余热回收、利用以及能源检测方面研究和设计、能源审计及评审、碳盘查等节能减排方向研究与开发工作,参与30多项研究项目与课题,申请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获广州市二等奖1项。 

  曾小军,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2001年与2004获重庆大学热能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年到燃烧与热流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燃料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理论基础研究,作为主持人或研究骨干参加完成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多项。目前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其资助下进行液体碳氢燃料的高温裂解积碳特性机理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授权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项。 

  李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2006年获北京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8年获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14获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10-2012.9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2.10-2013.6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2014年到燃烧与热流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研究包括:微尺度火焰燃烧特性;气体燃料混合物的着火、燃烧及熄灭特性;高温空气燃烧及高温O2/CO2燃烧等新燃烧技术。主持博士创新基金1项,参加“863”项目及教育部重点项目各1项、欧盟-中国能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获得2011年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日期间参加NEDO重大技术项目及JAXA微重力燃烧科研项目各1项。目前参加微尺度燃烧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Combustion and FlameProceeding of Combustion Institute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审稿人。 

  霍杰鹏,硕士,助理研究员。2009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到燃烧与热流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微尺度燃烧机理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参与人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共发表SCI/EI学术论文5篇。 

  张京,硕士,实习研究员。2014年于武汉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到燃烧与热流研究室工作,从事热工、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工艺等方面研究。参与过多项科研攻关项目,硕士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曾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过“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各类论文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要从事燃烧、热工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 

  赵黛青,博士,研究员,博导,研究助理(兼)。日本东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现主要从事基础燃烧现象和燃烧污染物生成机理的数值解析,燃烧器的解析手法和计算机模拟,先进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富氧和纯氧燃烧、生物质转化燃料燃烧、煤粉低尘燃烧、微尺度燃烧等。已发表论期刊杂志论文100多篇,被SCI/EI检索60余篇,授权专利10多项,合作翻译日文专著"燃烧污染物的发生与抑制技术"1部。《新能源进展》副主编,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1089167号-2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电话:020-87057639(办公室) 87057637(科技处)
传真:020-87057677 E-mail:web@ms.gie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