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架构 > 科研部门 > 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室 > 研究室动态 > 研究队伍
研究室动态
研究队伍

1、赵黛青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原任广州能源所副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博导,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环保咨询专家,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致力于区域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能源及低碳发展规划、能源技术可持续性评价、广东省碳交易制度设计与评价、能源技术经济等方面研究,带领团队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和区域的战略研究、发展规划和决策咨询项目,针对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热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决策发挥科智库作用。同时,致力于强化燃烧以及燃烧污染物控制机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涉及为微尺度火焰燃烧特性和尺度效应、微型能源系统中燃烧器研制、燃烧现象解析等。主持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有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项目、中科院能源科技战略研究项目、97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省市级能源规划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2部,主译专著1部,完成战略研究报告一批。 

2、陈勇 

 

  研究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当选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十五"国家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长期从事"城镇矿山"(生活垃圾、农林废弃物、市政污泥、畜禽粪便、建筑垃圾等)能源化与资源化清洁利用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通过系列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创新,形成了多技术模块化组合工艺,使以废弃物为主体的"城镇矿山"转化为热、电、燃气、液体燃料、有机肥以及再生资源。在中科院重点、国家科技支撑、国际合作、广东省科技攻关及企业委托等项目支持下,创建了"城镇矿山"研发基地,逐步形成集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工艺优化、工程咨询为一体的工程科技平台,为相关工程方案制定、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主持国际合作、国家攻关、国家支撑、工程院战略咨询、科技奥运、973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等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254篇,获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21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4项,获得201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指导培养博士生18名。 

3、廖翠萍  

 

  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化学工艺专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曾在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与政策中心作访问学者及在英国进修能源经济学,曾参加麦卡锡团队开展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的工作。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政策、能源战略规划、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可持续能源技术评估、技术扩散理论等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美国能源基金会、广东省发改委、世界资源研究所、 珠海市发改委、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厅等项目20多项。 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广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专著有区域低碳发展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参与编著有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美两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峰值和案例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五十余篇。 

4、蔡国田 

 

  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2010.11-2011.11年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挂任乌鲁木齐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2010年、2015年分别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访问学习,2007年至今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从事能源发展战略与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能源规划、能源科技路线图、能源政策评价、能源地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领域。自 20076月以来主持和参与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路线图、广东省能源平衡时空演化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广东省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梅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海南省十三五能源规划、广州市能源管理条例等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广东能源平衡时空演化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独著,2015)、《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保障时空协调过程研究》(独著,2009)、《能源安全欧洲外交新挑战》(译著,2011、《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参著,2013)、《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主要执笔人,2009)《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Springer; 2010 edition》(主要执笔人,2009)等专著6部。在国家、省、市、区不同空间层面的能源战略能源规划能源政策体系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5、魏强 

 

  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节能与低碳发展技术推广工作,涉及节能与低碳规划、能源审计、碳盘查等方面。1983-2003年在石化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 200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节能与低碳技术推广、地方及企业需求沟通交流等工作。在企业能效诊断、节能方案设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任广东博罗九能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6、汪鹏 

 

  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省市、园区能源战略与规划,省市、园区低碳发展规划及指标体系,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和能源技术模型应用,节能减排政策技术评价及碳市场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973课题子课题(广东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英国繁荣战略基金,省科技计划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发改委低碳专项等。构建国家与广东能源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GE)、能源技术优选模型(Enduse),能源情景分析模型(ExSS)并成功运用于广东能源需求预测、新能源发展政策、碳交易配额分配政策、碳峰值控制策略方面的政策分析。在国内外期刊如EnergyEnergy policy、生态经济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篇,政府研究报告15份,如《中新广州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广东省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清单》等已由政府颁布实施,《广东省石化行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方法指南》呗广东省发改委采用并已转化成广东省质监局地方标准。  

7、王文军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政策评价、生态与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主要从事环境政策评价、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协同性研究工作,深度参与中国碳交易机制试点研究之广东碳交易机制试点设计与评估工作。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资金赠款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基金、英国繁荣战略机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基金等多项课题。在《中国软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家重点核心C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出版专著7部;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2011年进入IPCC特别报告“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的中国专家评审组,参与对第8章第五节“Interactions among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xtremes, and Mitig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内容的客观性进行评价;2013年,进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编写组,参与第六章的撰写工作。2015年被聘任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气象经济学委员会委员,2016被广东省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会聘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8、漆小玲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能源环境、低碳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长期从事能源环境、低碳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区域低碳发展战略与规划、省级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设计、重点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指南编制、新能源材料开发、新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区域能源规划等。主持、参与了广东省低碳专项、国家发改委低碳发展专项、国家发改委清洁发展机制资金赠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地方低碳专项等多项课题,以及多项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规划项目。近年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广东省地方标准4个,其中第一撰写人1个。 

9、成贝贝 

 

  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低碳政策、能源环境方向研究及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主要从事低碳政策、能源环境方向研究以及低碳发展能力建设工作,推动广东省低碳试点示范培育工作。配合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推进,主持省部级等低碳相关课题10余项目,发表文章5篇。承担了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和技术转移项目,建立了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数据库。碳促会的工作可以写。 

10、骆跃军 

 

  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发展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06年起,进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开发,收集和研究了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发展信息,完成了数十个CDM项目的调研、额外性论证、减排量核实,PDD写作,CER 签发和PCDM的制作。在意大利Comau公司绿色工程事业部,获得美国能源工程师协会(AEE)颁发的注册能源管理师(CEM)的资质,熟悉能源审计及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11年以来,进行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设计研究,参与编写和完善了试点建设的研究基础文件及系列制度文件;作为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开展了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和运行等一系列实操性工作,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积极贡献,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的表彰;多次代表省发改委在省内外宣讲广东省碳交易制度;每次碳排放核查期间,都代表省发改委对相关核查机构进行碳排放核查的培训。负责和参与了十几个国际、国内、省级和横向课题项目,撰写了十余篇报告和论文,申请了5项专利,参与编写了2本书籍。 

11、王文秀 

 

  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能源战略、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在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差异方面做过较深入的探讨。主持第5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和所长创新基金项目。参与完成梅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广东省碳排放研究、广州市国家低碳试点项目、江门市十三五能源发展前期研究等国家、省、市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核心期刊论文6篇。参与撰写研究报告十余份。 

12、黄  

 

  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能源技术评价、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工作。长期从事低碳技术评价、低碳政策分析、和区域低碳转型研究工作。在低碳技术评价领域,系统分析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广东省发展的前景和早期机会,编制了广东省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并分析了该技术发展的立法和监管体系;低碳政策分析领域,主持了广州市交通领域碳普惠机制建设项目,开发了广州市交通领域减碳量核算发法学;在区域低碳转型研究领域,着眼于省级和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开展了广东省低碳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总结了省级低碳发展规划的方法学,合作编写了《区域低碳发展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目前正在开展广州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项目。工作期间先后主持或参与了CDM子课题、英国领事馆资助项目、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广东省低碳专项项目、广东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广州市发改委委托项目等15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国内外期刊学术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0篇,参与编写研究报告十余份。 

13、任松彦 

 

  助理研究员、硕士。 主要从事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和能源技术模型应用,节能减排政策技术评价及碳市场研究。长期从事能源经济模型和能源技术模型的研究工作。构建国家与广东能源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GE)、能源技术优选模型(Enduse),进行经济-能源-环境评价分析,并成功运用于广东制定新能源发展政策、碳交易配额分配政策、碳峰值控制策略方面的政策分析。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参编《配额分配方案》《碳交易配额评估报告》等政府研究报告10余份,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已转化成地方标准2项。工作期间先后参与了英国领事馆资助项目、广东省低碳专项项目、广东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广州市发改委委托项目等10余项。 

14、谢鹏程 

 

  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能源战略、低碳规划项目研究。长期从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及能源规划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方面,主持了中国清洁生产发展机制赠款项目《广州市国家低碳试点项目》的子课题,编制了广州市近五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同时,参与了广东省2012年和2014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目前,正根据GPC国际标准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研究工作。能源规划研究方面,参与了海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广州市十三五节能降碳规划,目前正在进行东南亚地区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研究。工作期间先后主持或参与了CDM子课题、英国领事馆资助项目、广东省低碳专项项目、广东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广州市发改委委托项目等10余项。参编著作2部,发表国内外期刊学术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参与编写研究报告十余份。 

15、刘维刚 

 

  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能源规划、智慧能源、智能电网和电力体制改革项目研究。开展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和碳排放管理平台研究。主持了国家电网西北分部《太阳能光伏发电消纳能力研究》、海南省发改委《海南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项目。开展园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绿色能源试点示范推广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将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高效融合的发展新模式,推动能源朝着清洁高效、设备智能、多能协调、信息对称、供需分散、交易开放的方向发展。 

16、郑晓鹏 

 

  研究助理。主要从事节能低碳技术开发研究和咨询。参加项目主要包括2010-2016年度广东省历史及各年度碳排放核查及复查,2015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核查,珠海市金湾区十三五低碳规划研究项目,省2014年低碳专项资金项目-兴宁市永泰华庭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及低碳建设实施方案研究项目,梅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林木部分),广东省南雄、韶关、清远、乐昌等产业转移园区节能规划编制研究项目编制项目,以及电力、陶瓷、有色金属、造纸、食品、钢铁、照明等行业企业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编制项目。 

17、蔡捷欢 

 

  研究助理。主要从事节能低碳技术开发与咨询。参加2015年新纳入行业历史碳排放核查与抽查、广东省2016年度全国碳排放信息核查与抽查、广东省2016年碳排放核查、佛山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低碳新常态示范园区低碳建设、梅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项目研究。 

18、唐素真 

 

  团队秘书。主要负责团队财务、实验室安全等日常工作。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1089167号-2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电话:020-87057639(办公室) 87057637(科技处)
传真:020-87057677 E-mail:web@ms.gie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