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架构 > 科研部门 > 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室 > 研究室动态 > 主要成果
研究室动态
主要成果

1、主要论文

2016

[1] Wang, Wenxiu; Zhao, Daiqing; Kuang, Yaoqiu.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direct household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Based on extended Kaya identity[J].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2016,  35(1) : 298-307   

[2] Cheng, Beibei; Dai, Hancheng; Wang, Peng.Impacts of low-carbon power policy on carbon mitig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6 ,88 : 515-527

[3]Wenjun Wang*, Yuejun Luo, Pengcheng Xie, Zhigang Luo and Daiqing Zhao. The key elements analysis of Guangdong & Shenzhen ETS & Tips for China national ETS construction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14(4): 282-291. Article ID:  http://dx.doi.org/10.1080/10042857.2016.1258801’

[4] 王文军,谢鹏程,胡秀莲,王乐,赵黛青. 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行业减排成本比较优势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12(1):53-60 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5.117

[5]王文军,骆跃军,谢鹏程,骆志刚,赵黛青.粤深碳交易试点机制剖析及对国家碳市场建设的启示[J].中国人·资源与环境,2016,(12):55-62.

[6]王昭,秦汉时,林丽珊,汪鹏,赵黛青.基于文献计量的碳交易研究态势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6,(05):417-424.

[7]秦汉时,赵黛青,蔡国田,王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综合评价[J].新能源进展,2016,(04):334-340.

[8]黄莹,廖翠萍,赵黛青.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立法和监管体系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04):348-354.

[9]任松彦,汪鹏,赵黛青,戴瀚程.基于CGE模型的广东省重点行业碳排放上限及减排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6,(07):69-73.

[10]孙维,余卓君,廖翠萍.广州市碳排放达峰值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6,(03):246-252.

[11]黄莹,廖翠萍,赵黛青.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立法和监管体系研究F[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04):1-9.

 

[12]郭洪旭,黄莹,赵黛青,肖荣波.中国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6,(03):95-100.

[13]王兰体,蔡国田,赵黛青.中国区域能源流动时空演进过程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6,(01):12-21.

[14]马伟斌,龚宇烈,赵黛青,徐琼辉,秦汉时,陈勇.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2):199-207.

 

2015

[1] Cheng, BB (Cheng, Beibei) ; Dai, HC (Dai, Hancheng); Wang, P (Wang, Peng) ; Zhao, DQ (Zhao, Daiqing); Masui, T (Masui, Toshihiko) Impacts of carbon trading scheme on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5.8 V.27 P 174-185.

[2] Wang, P (Wang, Peng) ; Dai, HC (Dai, Han-cheng) ; Ren, SY (Ren, Song-yan) ; Zhao, DQ (Zhao, Dai-qing) ; Masui, T (Masui, Toshihiko) Achieving Copenhagen target through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Economic impacts assess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ENERGY. 2015.1 V. 79 P 212-227.

[3] 王兰体,蔡国田,赵黛青. 基于专利视角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20:161-165.

[4] 呼和涛力,袁浩然,赵黛青,陈勇,杜祥琬. 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经济、环境和生态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5,08:54-61.

[5] 余思敏,蔡国田,赵黛青. 建筑中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J]. 建筑经济,2015,06:12-15.

[6]毛永宁,汪小憨,赵黛青,杨捷. 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综合评价[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02:32-37+41.

[7]任松彦,戴瀚程,汪鹏,赵黛青,增井利彦. 碳交易政策的经济影响:以广东省为例[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01:61-67.

[8]何璇,廖翠萍,黄莹. 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方法综述[J]. 科学,2015,01:48-52+4.

[9]毛永宁,汪小憨,赵黛青,邵振华.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艺选择的经济性评价[J]. 环境卫生工程,2015,01:24-27.

 

2014

[1] 骆跃军,骆志刚,赵黛青.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1:329-333+470.

[2] 傅鸿浩,蔡国田,赵黛青. 计及环境成本的跨省输电发电权交易及敏感性分析[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09:101-105+111.

[3] 王文军,傅崇辉,骆跃军,谢鹏程,赵黛青.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试点地区的ETS管理效率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14,06:1614-1621.

[4] 黄莹,廖翠萍,李莉,赵黛青. 广东省低碳交通关键措施选择与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05:40-44.

[5] 傅崇辉,王文军,骆跃军,汤健.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系统对台风的气候敏感性研究[J]. 生态经济,2014,05:173-178

[6] 傅崇辉,曾序春,汤建,徐胜,史小丽,黄炳锐,王文军. 自然灾害的人口影响分析:人口数量和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J]. 灾害学,2014,03:64-71.

[7] 傅鸿浩,蔡国田,赵黛青. 西电东送南通道送受电双方发电权交易研究[J]. 现代电力,2014,02:75-79.

[8] 何璇,黄莹,廖翠萍. 国外CCS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及对我国的启示[J]. 新能源进展,2014,02:157-163.

[9] 黄莹,廖翠萍,赵黛青. 东澳岛低碳旅游发展途径及政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01:239-242.

[10] 刘瑞丰,刘维刚,张雯,刘静,陈天恩. 基于配额制的西北可再生能源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经济性评价[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01:59-63.

[11] 傅崇辉,郑艳,王文军*.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同关系及研究视角探析,资源科学,2014,36(7):1535-1542.

[12] 傅崇辉,王文军*,汤健,曾序春,冯瑶. PM2.5健康风险的空间人口分布研究——以深圳为例,中国软科学,2014,09:85-98.

[13] Wang, WX (Wang, Wenxiu) ; Kuang, YQ (Kuang, Yaoqiu); Huang, NS (Huang, Ningsheng) ; Zhao, DQ (Zhao, Daiqing).Empirical Research on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Extended Kaya Identity.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Published: 2014 

[14] Chonghui Fu, Wenjun Wang*, Jian Tang. Exploring the sensitivity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Implications from a micro-demographic analysis, 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2014, (2):1-11.

 

2013

[1] 傅崇辉,王文军,曾序春,张玲华,雷光和. 生活能源消费的人口敏感性分析——以中国城镇家庭户为例[J]. 资源科学,2013,10:1933-1944.

[2] 郭洪旭,黄莹,廖翠萍,赵黛青. 广东省电力部门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前景展望[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08:194-199.

[3] 李莉,廖翠萍,黄莹,赵黛青. 低碳措施成本效益评价方法与决策实例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3,08:61-63.

[4] 王羽丰,汪鹏,赵黛青. 区域客运交通能源消费量预测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07:183-186.

[5] 杨捷,汪小憨,赵黛青,李莉,呼和涛力.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发电的技术经济性评价[J]. 可再生能源,2013,07:120-123+128.

[6] 李璐,刘永红,蔡铭,赵黛青. 基于气象相似准则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模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05:156-161.

[7] 毛永宁,汪小憨,呼和涛力,王乐,赵黛青. 增强型地热系统能耗及CO_2排放强度的生命周期评价[J]. 可再生能源,2013,05:95-98+102.

[8] 成贝贝,汪鹏,赵黛青,陈砺. 低碳工业园区规划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生态经济,2013,05:126-128+135.

[9] 雷光和,傅崇辉,张玲华,曾序春,王文军.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J]. 西北人口,2013,05:1-8.

[10] 毛永宁,汪小憨,呼和涛力,赵黛青. 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境,2013,04:6-8.

[11] 黄莹,郭洪旭,廖翠萍,赵黛青. 广东省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需求分析[J]. 新能源进展,2013,03:269-276.

[12]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 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J]. 城市发展研究,2013,03:10-14.

[13] 汪鹏,成贝贝,赵黛青. 基于两区域动态CGE模型的广东碳减排政策综合评估[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02:77-80.

[14] 刘谨,李璐,汪鹏,叶灿滔,舒杰. 港珠澳跨海大桥人工岛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研究[J]. 建筑技术,2013,02:128-130.

[15] 郭洪旭,黄莹,赵黛青. 城市居住人口空间分布的模拟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J]. 热带地理,2013,01:81-87.

[16] 李璐,刘谨,孔雷军,汪鹏,叶灿滔,赵黛青. 港珠澳跨海大桥人工岛冷热供应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13,01:44-49.

 

   2012

[1] 黄莹,赵黛青,陈勇,汪鹏. 广州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23:39-41.

[2] 傅崇辉,王文军,赵黛青,郑艳. 我国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系统对海平面上升的敏感性分析——属性层次模型的应用与扩展[J]. 中国软科学,2012,12:103-113.

[3] 王文军,傅崇辉,赵黛青. 碳交易体系之行业选择机制的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以广东为例[J]. 生态经济,2012,07:70-74+82.

[4] 郭洪旭,赵黛青,黄莹,蔡国田. 天山北坡经济带风能的区域分布及开发潜力估算[J]. 重庆大学学报,2012,08:80-86.

[5] 温培刚,赵黛青,廖翠萍,蔡国田. 影响海上风电成本收益的重要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 特区经济,2012,08:224-226.

[6] 王文军,赵黛青,傅崇辉. 国际经验对我国省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5:602-610.

[7] 王文军,庄贵阳. 碳排放权分配与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公平诉求,外交评论,2012, (01): 116-128

 

   2011

[1] 田望,廖翠萍,李莉,赵黛青. 玉米秸秆基纤维素乙醇生命周期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分析[J]. 生物工程学报,2011,03:516-525.

[2] 易经纬,赵黛青,胡秀莲,蔡国田. CO_2排放约束下的广东省电力发展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05:452-458.

[3] 余颖琳,赵黛青,陈勇. 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估[J]. 开放导报,2011,03:63-66.

[4 ] 汪鹏,赵黛青. 发电厂减排CO_2的技术选择及对比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11,03:66-68+82.

[5] 王文军,赵黛青. 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6:89-94.

[6] 黄莹,廖翠萍,赵黛青.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广东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潜力研究[J]. 开放导报,2011,04:40-43.

[7] 刘俊廷,赵黛青,廖翠萍. 中国风电产业在国际市场崛起的挑战分析[J]. 特区经济,2011,08:79-81.

[8] 汪鹏,赵黛青,Gomi kei. 广东省温室气体减排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 中外能源,2011,12:91-96.

[9] 王文军,赵黛青,陈勇. 我国低碳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2:84-91.

[10] 王文军,骆志刚,赵黛青. 低碳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兼论广东省低碳科技服务业的现状与未来[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01:63-69.

[11] 傅崇辉,王文军. 多维视角下的老年人社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5:124-131.

[12]  Wang, P (Wang, Peng) ; Zhao, DQ (Zhao, Daiqing) ; Cai, GT (Cai, Guotian) ; Liao, CP (Liao, Cuip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ffic Emissions in Urban Street Canyon. Edited by:Li, LJ ADVANCES IN BUILDING MATERIALS, PTS 1-3 Book S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ume: 168-170 Pages: 1548-1551 Part: 1-3  Published: 2011

 

   2010年以前

[1] 赵黛青,张哺,蔡国田. 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J]. 建筑经济,2010,02:47-49.

[2] 易经纬,赵黛青,蔡国田. 广东省能流图与能源平衡分析[J]. 中外能源,2010,04:95-101.

[3] 王晓明,唐兰,赵黛青,郝海青,王欢,王云鹤,朱赤晖. 中国生物质资源潜在可利用量评估[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05:38-42+62.

[4] 殷砚,廖翠萍,赵黛青. 对中国新型低碳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3:20-24.

[5] 赵黛青. 推进低碳经济制度建设[J]. 开放导报,2010,06:38-39.

[6] 张哺,赵黛青,蔡国田. 我国民用建筑能耗宏观研究的进展分析[J]. 建筑经济,2009,10:107-111.

[7] 赵黛青. 广东省促进节能减排的若干问题浅析[J]. 广东科技,2008,01:89-92.

[8] 赵黛青,廖翠萍. 在推进节能降耗中争取创新发展的机遇和空间[J]. 广东经济,2008,01:30-32.

[9] 赵黛青,廖翠萍. 气候变化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1:24-27.

[10] 董丹丹,赵黛青,廖翠萍,陈宪笙,林琳. 木薯燃料乙醇生产的技术提升及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8,07:160-164.

[11] 刘尚余,赵黛青,骆志刚. 生物质直燃发电CDM项目开发关键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8,03:379-382.

[12] 林琳,赵黛青,李莉.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生物质发电系统环境影响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08,05:618-623.

[13] 邱立勋,陈愚,赵黛青,蔡国田,陈勇,胡秀莲,姜克隽. 广州市至2020年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情景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4] 王克红,赵黛青,林琳,王伟. 槽式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热效率及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J]. 能源工程,2007,01:25-29.

[15] 赵黛青,邱立勋,廖翠萍.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02:54-57.

[16] 董丹丹,赵黛青,廖翠萍. 我国的风电技术和风电发展[J]. 可再生能源,2007,03:72-75.

[17] 董丹丹,赵黛青,廖翠萍,陈宪笙,唐兆兴. 生物基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综述[J]. 化工进展,2007,11:1596-1601.

[18] 刘尚余,赵黛青,陈勇. 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标准评估体系的构建[J]. 能源工程,2007,06:37-40.

[19] 陈愚,赵黛青,胡秀莲,邱立勋. 广东省利用进口LNG扩大乙烯生产的节能环保意义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07,06:7-10.

[20] 赵黛青,余颖琳,万英. 我国能源的现状与发展[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02:25-29.

[21] 王伟,赵黛青,郑舜鹏.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促进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作用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06,02:203-207.

[22] 刘尚余,赵黛青,骆志刚. 广东省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与预测[J]. 可再生能源,2006,05:93-95.

[23] 王克红,赵黛青,王伟. 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 能源工程,2006,05:4-8.

[24] 刘尚余,骆志刚,赵黛青. 农村沼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06,07:652-655.

[25] 林琳,赵黛青,魏国平,刘尚余.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J]. 水利电力机械,2006,12:18-23+44.

 [26] 赵黛青,陈愚,马伟斌,马隆龙,陈勇. 西藏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能源,2005,12:24-28.

 

1、         主要专著

[1] 陈勇、赵黛青、蔡国田等.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科学出版社,2009.

[2] 陈勇、赵黛青、蔡国田等. Energy Science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science press Beijing and Springer 2010.

[3] 陈勇、赵黛青、马隆龙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美两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出版社,2012.

[4] 陈勇、赵黛青、蔡国田等,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

[5] 廖翠萍、赵黛青、黄莹等.区域低碳发展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6] 蔡国田,广东省能源平衡时空演化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

[7] 赵黛青、王文军、骆志刚等.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计与实践问答,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8] 理查德.杨斯(著),蔡国田(译).能源安全欧洲外交新挑战,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9] 陈勇、马隆龙、赵黛青等,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第7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10] 蔡国田.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保障时空协调过程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1] 陈勇、赵黛青、马隆龙等.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 科学出版社,2009.

[12] 陈勇,周凤起、赵黛青主编,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

[14] 秦大河主编(王文军参编).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5.11.

[15] Qin Dahewang wenjun. China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Risk Management and Adaptation [M]. Science Press, 2015.11.

[16] 王文军,郑艳. 低碳发展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协同管理研究,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96-310.

[17] 陆杰华,罗乐宣,苏扬主编(王文军参编). 深圳人口与健康蓝皮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

[18] Wang Wenjun, Zheng Yan. Analysis of Synergistic Effects of Low-Carbon Actions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ive Measures[C].Chines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Environment ——Annual Report on Action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2012),BRILL,2014.

[19] 赵黛青,王文军,骆志刚,等.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制的解构与评估[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20] 潘家华主编(王文军参编). 碳预算: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架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代表性规划文本

1)海南省十三五能源规划,2017.

2)广东省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3)广州市十三五节能降碳规划,2017.

4)甘肃省白银市智能化微电网规划, 2016.

5)广东省重点产业战略装备发展规划,2010.

6)中新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2012-2020),2012.

7)广州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2012.

9)白银市复合型能源基地发展规划,2014.

10)中新广州知识城能源规划,2014.

11)广州市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

12)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8.

13)广州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2008-2020)规划

14)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编制研究报告

15)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度设计系列报告(总量设定、行业选择、配额分配、MRV方法学)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1089167号-2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电话:020-87057639(办公室) 87057637(科技处)
传真:020-87057677 E-mail:web@ms.giec.ac.cn